過完年後又是離職潮,當每個人都在想留才措拖時,我就想起了我曾在一家隱形冠軍型的公司所經歷過的種種不可思議的人資歷程。那時候我有點臨危受命,剛到部後就幫忙監工新的行政大樓的工程。並且在董事長的支持下完成了很多在台灣HR生涯中不太可能發生的種種留才措施。
我前東家還上了Discovery
1、好的工作環境
首先是非常好的工作環境,由於行政大樓剛完工,所有的傢俱和裝潢都是精挑精選過的,我們的配置還上了當年震旦行的年曆。
老闆還花很多的預算在廁所,每位外賓進廁所後都以為來到了一間高級餐廳。
行政大樓的傢俱配置
可以容納約160人的教育訓練教室
行政大樓外的美景
2、多元化的休閒設施
我們考量到同仁的需求,老闆還花了很多預算設計了休閒設施,像配置了55部的健身器材,完全比照市面上的健身房配置。並且設置了圖書館和瑜珈教室。
設置如同健身房的設施
有許多沙發的交誼廳
頂樓的瑜珈教室
圖書館的休息空間
3、設計了很多軟性活動
那幾年是我辦活動量最大的時期,平均約2個月就有一個大型活動,組了公司社團和樂團並擔任第一場活動的主持人。
每年必定辦理一場國外旅遊和一場國內旅遊。
第一場的樂團活動和擔任主持人
4、多元的教育訓練設計
如果你覺得只有硬體設施強大那你就錯了。那一個時期也是我辦訓練最多的時期,曾經1個星期5天每天都有排定上課的時間。
而且課程有攝影、拳擊有氧。我們甚至請了政大的老師來公司上EMBA的課程。
在公司上管理課程
結語
台灣其實有很多稱不上大型公司的中小企業都有很好的發展,雖然我們看了很多如Google發展出來的人力資源手法。但我認為台灣的中小企業居多。如何發展自己的留才措施才是最好的辦法。